论坛风格切换
  • 4160阅读
  • 0回复

古琴曲-酒狂 [复制链接]

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离线benson9002
 

发帖
242
银子
2086
威望
492
贡献值
810
好评度
80
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  发表于: 2007-06-23
— 本帖被 青楼梦好 从 ※〖音乐·电脑区〗※ 移动到本区(2009-11-07) —
古琴曲-酒狂 9vJ'9Z2\  
'Y:ZWac,  
{%XDr,myd  
Oh/2$72  
《酒狂》:古琴曲。晋代阮藉所作,通过描绘混沌的情态,泄发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,音乐内在含蓄,寓意深刻。 :DR}lOi`  
dnstm@0k  
 酒狂:晋代阮藉作。素材精炼,结构短小严谨。 《神奇秘谱·酒狂》(1425)解题云:“藉叹道之不行,与时不合,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,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,其趣也若是。岂真嗜于酒耶?有道存焉!妙妙于其中,故不为俗子道,达者得之。” Oo8"s+G  
5Jm %*Wb  
《酒狂》这首乐曲采用了八分之三拍这个特定的节拍,音乐形象非常鲜明,比较准确的表现了一种醉意恍惚的神态和蹒跚行进、步履踉跄的醉酒者的形象。最后的标题是:“仙人吐酒气”使人感到虽然满腹的酒气徐徐吐出,但是除此之外依旧如此,反映了这位嗜酒者苦闷的内心世 #~:@H&f790  
Wf5ohXm>  
  阮籍是当时反对黑暗统治的有名之士,他为免遭统治者的迫害,以酒醉佯狂表示对统治者的批判和不合作。这一点在杨抡的《太古遗音》(1606)的乐曲解题中说得更为透澈:“盖启典午之世,君暗后凶”、“一时垣士大夫若言行稍危,往往罹夫奇祸’、“是以阮氏诸贤”、“镇日酩酊”、“庶不为人所忌”。  .eG_>2'1  
m>LC2S; f  
琴,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,本世纪初才被称作"古琴"。琴的创制者有"昔伏羲作琴"、"神农作琴"、"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"等说,作为追记的传说,可不必尽信,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。 R^tDL  
    在先秦时代,琴已很流行,如《书经》:"搏拊琴瑟以咏";《诗经》:"琴瑟在御,莫不静好。"据现有的图象及文献资料,琴至迟在汉末时已大致定型为后世通用的形制。唐代制造的琴传存至今,与宋元明清时造的琴,仅有造形艺术风格上的区别和音色追求的区别。 VTwJtWnq  
    早在孔子时代,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,数千年来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,孔子、蔡邕、嵇康、苏轼等都以弹琴著称。琴的音乐神圣高雅,坦荡超逸,古人用它来抒发情感,寄托理想。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,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徵。 ~"i4"Op&  
    从唐代开始,古琴有了自己专用的记谱法,这种记谱法记录弦位和徽位、左右手的弹奏方法,但不直接记录音高。它由汉字的部首、数字和一些减笔字拼合而成,称作减字谱。减字谱记录古琴音乐的仔细程度和科学性,使现代的五线谱等记谱方法至今仍不能取代它。用减字谱记录而传承至今的古琴谱有一百五十多种,保存了大量的古代音乐作品,是我国巨大而珍贵的音乐宝库。 TW~9<c  
    古琴的弹奏法、记谱法、琴史、琴律、美学等方面早已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,被称作"琴学"。其内容精深博大,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,也是反映中国哲学、历史、文学的镜子。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能力上,没有一件乐器可以与古琴相比拟。 rT28q .  
4 X6_p(  
作者:成公亮 /|aD,JVN"  
'U'Y[*m@  
琴之于筝,音色更现古朴浑厚,清和淡雅。如果筝是那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玉环,那么琴就是那千里龙沙息战云,蛾眉一笑最柔温的王昭君。 AJR`ohh  
<#No t1R  
咋听《酒狂》,一个醉态悍然的人跃然眼前,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我对音乐的理解还有待加强,我是只听出琴中的醉态,至于那些不平之气倒是没听出来。 T`SpIdzB.  
W5zlU2  
找了很多版本,觉得都不如自己早先收藏的版本,不是节奏过快,显不出醉酒的意境,就是过于舒缓,让人觉得已经不是醉酒,而是已经睡着了………… ,|Lf6k  
快速回复
限100 字节
温馨提示:新注册账号只有回复帖子权限,回复5个帖子即可发表主贴。
 
上一个 下一个